小米开孔机盖是4.2万的智商税吗 车主测试引发热议!脖子哥我好像吃回旋镖了。前段时间提到SU7 Ultra的挖孔碳纤维机盖产量低,当时大家都认为它的机盖是完全打通的异形件,加工难度极高。然而奇侠优配,最近小米开始陆续交付后,车主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。
SU7 Ultra的碳纤维前机盖表面看起来很酷,但实际上下面只有一个小小的通风口连接到舱内。前机舱与前保险杠的进气口也未连通。一些车主用纸巾和鼓风机进行测试,发现风道并没有真正贯穿。这让人怀疑花4万2买的碳纤维机盖除了减重1.3公斤外,是否真的有其他作用。
宣传时曾说这款机盖“完全复刻了SU7 Ultra原型车,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”。但实际效果让许多车主感到失望,引发了舆论风波。不过这块机盖也不是完全没有功能性奇侠优配,只是效果难以量化。
这种夸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通常出现在燃油超跑上,主要目的是散热。燃油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,尤其是大排量发动机。因此,前机盖上的通风口可以利用文丘里效应提高散热效率。例如,保时捷992 GT3 RS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散热效率。
奇侠优配
此外,前机盖通风口还可以增加下压力。S-duct设计最初应用于上世纪80年代的莲花赛车,通过引导空气流动,将汽车底部抽真空,从而增加下压力。虽然S-duct会增加风阻,但在量产车上应用时效果显著。法拉利488 Pista首次在量产车上应用了S-duct,增加了18%的下压力,仅增加了2%的阻力。
回到SU7 Ultra,其风道如果未打通,理论上仍可实现一定的散热和下压力功能,但效果难以量化。根据懂车帝的拆解,SU7 Ultra的底盘前半部分几乎完全密封。小米之前公开的内部热管理图显示,SU7的蒸发箱风扇直接往前电机和电池吹,热量堆积在前机舱,只能从刹车处散逸。开孔的设计有助于在高速行驶时通过压强差将热空气抽出。
尽管如此,这些理论上的猜测缺乏具体数据支持。小米SU7 Ultra与法拉利、保时捷等品牌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。这次事件反映了SU7 Ultra的定位与宣传之间的错位。小米一直以来注重性能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,但消费者对SU7 Ultra寄予了更多期望。尽管雷总多次强调低风阻轮毂、实用前备箱和续航能力,但未能平息舆论。
小米官方回应称,未交付的订单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,已提车和截止5月10日仍未改配的用户将获赠2万积分。希望这一措施能让车主们满意。最终,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展示SU7 Ultra量产版在纽北的成绩。
奇侠优配
高升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